時期
|
時間
|
名稱
|
變化
|
地點(昆明)
|
主要負責人
|
重要曆史人物
|
清朝
|
1904-1907年
|
雲南蠶桑學堂
|
1904年11月18日第一班開學
|
翠湖邊洪化橋(現陸軍講武堂舊址)
|
創辦人:林紹年
校長:林志恂
|
|
1907-1911年
|
雲南官立農業學堂
|
由雲南蠶桑學堂和云南森林学堂合并组建
|
螺峰山以舊貢院爲中心
|
創辦人:葉爾恺
校長:陳文光、劉學誠
|
1906-1907年,東陸大學(現雲南大學)創辦人、首任校長董澤在學校就讀;1911年,朱德同志任講習班體操教習
|
|
民國
|
1911-1922年
|
雲南省會農業學校
|
1912年改名“省立甲種農業學校”; 1922年因建設東陸大學(雲南大學前身)學校停辦 |
同上
|
校長:李文治、吳錫忠、張鴻翼、張祖蔭、楊文清
|
就讀、執教,後成爲校長的楊文清主持修建滇緬公路,起草雲南和平起義電,被任命爲新中國首任雲南政府副主席。
|
1930-1937年
|
雲南省立第一農業學校
|
1930年由原省立高級中學校改名恢複辦學;1936年改名“雲南省立昆華高級農業學校”
|
大德寺(雙塔寺)
|
校長:米文興
|
1929年雲南中共地下黨工委首任書記、烈士王德三任教師。
|
|
民國
|
1937-1950年
|
昆華高級農業學校
|
1938-1939年,學校借給西南聯大辦學;1939-1945年,學校借給美國航空志願隊第一招待所;
1949年省立官渡農産制造職業學校並入
|
舊大西門外文昌宮,現茭菱路128號
|
校長:李澍、熊廷柱、李忍益、楊紹鵬
|
“雲南煙草之父”徐天骝法國留學歸來在學校任教;
西南聯大聞一多、錢鍾書等多名教授在學校授課,楊振甯等學生就讀;“飛虎隊”陳納德將軍在校內就住及辦公。
|
新中國
|
1950-1958年
|
昆明農業技術學校
|
1951年開遠農校、雲龍農校並入;1954年農林科分出成立昆明林校;1956年農水科分出成立昆明水校;1958年動物飼養、獸醫專業分出成立雲南省畜牧獸醫學校; 1958年植保、園藝、農學專業分出成立文山農校;農學部分分出成立臨滄農校。學校全部下放,取消辦學。 |
同上
|
校長:黃天祥(兼黨總支書記)
|
|
新中國
|
1962-2002年
|
雲南省農業學校
|
1962年,昆明水校、省農機校並入; 1963年,財校水産專業並入; 1965年,水利、農機專業分出成立省水校、農機校;
1966年學校解散;
1978年恢複辦學
|
同上
|
文革前校長:李文凡
文革後校長:杜振宗(兼書記)、陳學增、李鑄聲
黨委書記:虞春榮、時來、張延斌、趙剛
|
|
新中國
|
1958-2002年
|
雲南省畜牧獸醫學校
|
1960年,建设云南省畜牧獸醫學院(大专),1962年改名昆明农林学院小哨分院,1964年大专部分并入昆明农林学院(现云南农业大学);
1966年学校解散,1978年恢複辦學
|
昆明東郊官渡區小哨
|
文革前校長:宋征祥、魏樹明
文革前黨委書記:田疇
文革後校長:施佩珍、栗忠民、譚義斌、張明東;
文革後黨委書記:楊福生、王崇德、朱紹彥、張明東。
|
|
2002年至今
|
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
|
2002年,学院由原雲南省農業學校、雲南省畜牧獸醫學校合并组建; 2007年,通過雲南省人才培養水平評估; 2010年,立項“雲南省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”建設單位; 2014年,通過雲南省高職院校特色評估; 2017年,立項“雲南省優質高職院校”建設單位; 2018年,歸口省教育廳,省種畜、種禽、原種豬繁育推廣中心並入學院,並加挂雲南省種畜繁育推廣中心; 2019年,被評爲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,進入全國高職院校“服務貢獻”50強。
|
昆明茭菱路128号、昆明東郊官渡區小哨
|
院長:何明東、彭志遠、李永忠、文俊
黨委書記:趙剛、崔金賦
|
|